摘要
《红楼梦》的早期英文编译(1812—1933年)对西方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红楼梦》早期英文编译者以英国人为主体,美国、中国等其他国家的编译者多有参与,文化身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英译本的译介由零星译介到全译,但欠缺相关副文本;英文编译策略表现出从语料直译到文化意译的嬗变。《红楼梦》早期英文编译对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译者主体对编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具有决定性作用,采用中外译者的合译模式,注重读者阅读习惯与接受效应而择取多元化的翻译评判标准,对于中国文学的英译及海外传播多有裨益。
-
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