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中心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观察2015年1个月至2017年1个月行ICL植入术72例(140只眼)近视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1年的视力、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D)、屈光度数、拱高(LV)及前房结构的变化,并比较手术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分析LV与术前指标及术后前房结构的关系。结果术后1年73%只眼最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裸眼视力≥20/20的术眼比例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术后1年超过63%只眼的等效球镜度数(MRSE)在±0.5 D预期范围内,超过86%在±1.0 D预期范围内;术后各时间点MRSE、IOP和E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手术并发症;LV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年下降(P<0.05);LV与年龄、角膜曲率、距离巩膜突500μm处的房角开放距离、距离巩膜突500μm处的小梁网虹膜间面积和前房角度呈负相关,与白对白距离、角对角距离、前房深度、眼轴及ICL长度呈正相关,眼轴长度和ICL长度是L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心孔型ICL植入术后1年有较好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及预测性,术后1年LV减低且与术前及术后多个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