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在中国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三。肠道菌群对肿瘤增殖、存活、转移与肿瘤发生都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可以刺激炎症细胞诱导慢性炎症反应。肠道菌群会影响机体和调节结直肠甚至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这与结直肠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测序技术和细菌-宿主机制相互作用是研究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的对粪便样本进行菌群的种类、基因和功能上的分析,细菌-宿主相互作用技术可以从实验角度研究细菌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更精准地确定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关系。但DNA提取差异、引物偏差、测序深度,以及细菌菌株差异、未知细菌的影响等都制约着研究的进展。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培养组学以及肠道类器官技术为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关系研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测序技术和实验技术的不足。本文就针对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技术展开综述,讨论了其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 单位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