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病理因素与子宫内膜癌(E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确诊为EC并行全面分期手术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其中转移组有247例,未转移组有21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利用列线图模型总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EC患者不同危险分层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两组糖类抗原125(CA125)、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浸润、附件转移及肿瘤大小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35 U/ml(OR=3.288)、非内膜样腺癌(OR=4.795)、低分化(OR=3.617)、肌层浸润深度≥1/2(OR=4.588)是E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预测模型经过内部验证得出一致性指数为0.88,校正曲线显示平均绝对误差为0.022。列线图模型总分<130分为低风险,总分≥130分为高风险。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术前CA125水平、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建立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可用于预测EC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同时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使临床医师可早期识别低风险和高风险患者,指导临床医师制订更加精确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指导因术后病检偶然确诊为EC患者的后续辅助治疗。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