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泗州戏旧称“拉魂腔”,意在突出泗州戏具有勾魂夺魄的魅力,艺术价值巨大。起源于民间的泗州戏,传授方式大多为口传心授,其曲调结构简单、优美动人,但演唱难度却比较大,唱腔复杂多变,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泗州戏”大约起源于乾隆年间(1736—1795),传说原先的发源地在连云港的海州,也有人说发源地在江苏徐州九里山及山东临沂、滕州、历城等地。在泗州戏发展的两百多年时间里,经历了说唱乞讨、坐唱地摊等形式,经过一代代泗州戏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为江苏省重要地方戏剧种之一,分布遍及洪泽湖西岸和淮河两岸的大部分地区。原先在民间劳动休息时,劳动人民就会根据地方民歌中的小调、秧歌、号子等编唱新曲调,祈望太平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