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对交通噪声具有吸收和衰减作用,不同类型绿化带衰减效果不同。对昆明市区建有典型绿化带的道路进行了交通噪声测量,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出不同种植结构的绿化带在噪声衰减过程中的贡献值。分析了不同的植物种类、绿化带高度、绿化带宽度、植株间距密度、植物种类配置在噪声衰减过程中的作用,对今后城市道路绿化带设置提供一些建议。实验结果表明,道路两侧绿化带的植物选种与植物株距行间距的设置直接影响了日后绿化带的整体外形、茂密程度,决定了对声音的反射、散射、叶片微震吸收的大小。物种茂密度不同时高度不是决定降噪效果的主要因子,加宽绿化带可提高其降噪效果,绿地面积有限时可通过加宽林下一定高度的灌木层来增强降噪作用。总的来看,乔木层应选用枝叶茂密、透光率低的物种,株距设置以树冠成形后交错1~1.5m为标准(该距离是为了保证绿化带茂密度,阻止植物间因竞争资源后期生长不利)。乔木层枝叶茂盛,树冠紧密相连成层,灌木层紧密相连成层填补乔木层最低分枝以下的漏空部分,灌木与乔木树冠之间的空缺部分可用小乔木或较高的灌木填补,使绿化带在有限土地内发挥更好的降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