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作者:刘孟琦; 徐胜林*; 胡婧; 陈聪; 郝毅; 李富祥; 雍伟; 呼唤; 王重闲
来源:矿物岩石, 2023, 43(04): 120-131.
DOI:10.19719/j.cnki.1001-6872.2023.04.11

摘要

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层位,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有关该地区茅口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展布规律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次研究综合2条野外剖面、23口钻井岩芯、录井、测井资料与160件显微薄片,系统开展了川西南地区茅口组层序地层与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可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及3个三级层序(SQ1~SQ3);发育了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地边缘斜坡和陆棚4种沉积相,开阔台地为研究区主要沉积相类型;以三级层序为编图单元编制了3张岩相古地理图:SQ1沉积期研究区台内滩不发育,主体以开阔台地开阔海亚相和台内洼地亚相为主,台缘斜坡相—陆棚相在宝兴以北发育;SQ2沉积期台内滩发育,形成大型台内滩组合体,台缘斜坡相—陆棚相向内部延伸至大邑—邛崃地区,开阔台地台内洼地亚相主要发育龙泉—眉山地区,北东南西相展布;SQ3沉积期开阔台地台内洼地亚相仅在研究区零星发育,台缘斜坡相—陆棚相沉积环境向西北部退缩,台内滩相对不发育,零星分布;结合研究区沉积演化模式图,揭示了川西南地区茅口组滩体的发育主要位于SQ2期,茅口组顶部地层厚度的减薄受后期峨眉山玄武岩喷发而非同期岩溶作用。

  • 单位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