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Unity MR加速器放疗系统在临床应用中各阶段的时间特征, 为临床优化流程时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使用Unity MR加速器治疗的患者55例, 根据治疗计划方式分为位置自适应(ATP)和形状自适应(ATS)两组, 统计对比两种治疗流程中各阶段所需时间、各部位的扫描序列名称和序列所需时长、计划射野数、子野数及跳数。此外, 按治疗部位不同统计摆位时间。两种流程各分步时间及各部位摆位时间的结果采用中位数M (Q1, Q3)方式描述, 各计划的子野数、射野数及跳数采用Mean±SD方式描述。结果行ATP治疗流程42例, 共计305治疗分次:摆位、MR扫描、配准、自适应计划、出束、总时间分别为3(2, 5)、5(4, 7)、3(3, 4)、8(4, 12)、8(6, 11)、30(25, 36) min;行ATS治疗流程13例, 共计65治疗分次:摆位、MR扫描、配准、靶区及OAR勾画、自适应计划、出束、总时间分别为2(2, 3)、7(5, 8)、4(3, 5)、12(9, 16)、11(10, 14)、10(9, 11)、55(49, 61) min。按治疗部位统计摆位时间:头颈、胸、腹部分别为4(2, 4)、2(2, 4)、3(2, 5) min;行ATP各计划的子野数、射野数及跳数分别为:头颈部8.1±1.7、49.9±31.2、846.75±363.44 MU, 胸部8.0±2.0、60.7±13.3、790.21±279.00 MU, 腹部9.7±2.0、81.2±22.3、2007.32±1053.81 MU;行ATS计划的子野数、射野数及跳数分别为:头颈部(仅1例)13、39、993.07 MU, 腹部9.5±1.5、65.5±6.3、2763.26±835.41 MU。结论 MR引导放疗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潜力, 目前整体治疗时间较长, 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