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稻谷的耐储性在种子生产保存和粮食储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人工陈化的方法对15个三系杂交稻恢复系品种进行筛选,获得了繁11、繁12、繁31、繁32和繁38五个耐储性较好的品种。选择繁38与粳型恢复系繁26为亲本杂交获得F1代,构建了包含154个株系的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 DH)群体。以2b-RAD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亲本和群体中每个株系进行测序,并构建SNP标记遗传图谱。分析水稻在人工陈化10d和15d时与耐储藏相关的QTL。共检测到了6个与稻谷耐储性相关的QTL位点,分布于3号、5号、6号、11号和12号染色体上, LOD值介于3.4509~6.8036之间,可解释6.1575%~12.9979%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在-6.7586%到6.1235%范围内。其中qSI-12位点在陈化10 d和陈化15 d两个条件下均能检测到。qSI-5a和qSI-6这2个位点只在陈化10 d时检测到,而qSI-3、qSI-5b和qSI-11这3个位点只在陈化15d时检测到。此外,还检测到32对上位性互作位点。这些结果丰富了耐储性品种育种的遗传资源,为进一步精细定位耐储性相关的QTL奠定了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