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接导致截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可诱导肝细胞空泡化

作者:林旭; 黄清玲; 郑大利; 徐晓; 陈凌; 林建银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4, (04): 30-34.
DOI:10.3760/j:issn:0254-5101.2004.04.010

摘要

目的 研究 4 5 8~ 130 8nt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截短的表面抗原大蛋白 (largesurfaceantigen ,LS)的肝细胞致病性。方法 将 4 5 8~ 130 8nt剪接变异体HBVDNA(基因号为AY2 38972 ,长度为 2 36 6bp)及全长HBVDNA(基因号AY2 0 6 390 ,长度 32 15bp)中PreS2及S起始密码由ATG定点突变为ACG。以突变后的剪接变异体DNA为模板 ,PCR扩增剪接产生的截短LS编码基因(LS splice)及LS氨基端 2 76个氨基酸的编码基因 (LS2 76) ;以突变后的全长HBVDNA为模板 ,PCR扩增全长LS编码基因。将上述DNA片段克隆至pCDNA3.1/Hyg( )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载体以脂质体转染HepG2及Chang肝细胞 ,以HE染色观察细胞的空泡病变 ,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表达LS、LS splice、LS2 76的重组载体转染后均可引起HepG2及Chang肝细胞发生空泡样病变。此外 ,LS可引起HepG2及Chang肝细胞凋亡 ,而LS2 76、LS splice致肝细胞凋亡作用消失。结论  4 5 8~130 8nt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产生的截短LS可致肝细胞病变 ,其作用与其氨基端 2 76个氨基酸有关。该类型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在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