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物滞留带作为海绵城市重要的净水和渗水措施,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探明生物滞留带重金属累积、污染和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重庆市悦来新城生物滞留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重金属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污染系数、地质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污染水平和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悦来新城生物滞留带中除Mn外,Cu、 Zn、 Pb、 Ni和Cd的含量平均值均超出重庆市土壤背景值的4.14、 1.77、 4.98、 1.23和6.51倍.空间分布上,不同功能区域道路旁的生物滞留带重金属含量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工业区道路生物滞留带中Cu、 Zn、 Mn、 Pb、 Ni和C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生物滞留带中的同种类重金属含量(P<0.05).污染系数和地质累积指数显示重金属的污染水平排序为:Mn<Zn<Ni<Cu<Pb<Cd,其中Cu和Pb为高度污染,Cd为重度污染,且Cd的单个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为194.13,处于高度风险,其余重金属均为轻微风险,Cd对综合生态危害指数的污染贡献率为78.73%,其为重金属潜在风险的主要来源.海绵城市生物滞留带长期运行后,因填料内重金属的积累,后期存在一定环境生态风险,需加强运行管理,开展生物滞留设施填料无害化治理研究,防止其成为新型的城市重金属污染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