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求中国古代各朝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穴运用规律。方法:通过确定数据的来源、制定数据的采集标准、规范病症腧穴名称、检索并整理出古代文献中关于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处方条文,运用"针灸临床循证决策支持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总结出历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的选经规律和取穴特点。结果:晋、唐宋、金元时期均对PMS有初步的认识,明朝和清朝的腧穴运用规律和现代的比较接近,历代针刺治疗PMS选用腧穴十四条经脉均有涉及,其中任脉的腧穴选用居历代之首,成为PMS古代针刺治疗的首选经脉。历代针刺治疗PMS累计使用腧穴813次,特定穴累计737次,占90.65%;特定穴类别频次最高的为交会穴,次之为五输穴;其中最常选用的腧穴主要为三阴交、气海、中极、百会和关元。结论:历代针刺治疗PMS的选经用穴规律表现为:以任脉为主,围绕病机取肾经、脾经、膀胱经、督脉来补肾精、调冲任、补气血;晋代和明朝以后天养先天,重视胃气;唐宋和清朝以先天为本,补肾培元;以特定穴为主,并结合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辨证配穴的针刺取穴原则。
-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