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前后在德语国家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一种非模仿的图像性特征。它关注对梦境、幻象、错觉等虚拟景象的文学呈现,作品人物的感官世界往往游移于现实与想象之间,文本通过一定的叙事策略消解了语言与图像的边界。本文以霍夫曼斯塔尔的短篇小说《途中幸福》为例,探讨其图像性特征。论述从小说主人公的观看行为入手,剖析其高度审美化和诗意化的视觉感知方式,随后阐释其由观看生发的联想画面与幸福愿景,最后着眼于小说结尾处"看"与"读"的更替,探究文本中的"语图互动"和"语图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