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中丙二醛的检测、浓度特征及氧化损伤的研究

作者:玉散·吐拉甫; 迪丽努尔·塔力甫*; 苏吾比努尔·热克甫; 图尔贡·艾尔肯;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米吉提·依明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2019, 35(01): 44-50.
DOI:10.19316/j.issn.1002-6002.2019.01.06

摘要

以和田市城区2014年采集的大气PM2.5样品为实验对象,将0.1 g的PM2.5样品膜与2-硫代巴比妥酸(0.2%)和三氯乙酸(20%)混合显色液反应,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通过正交实验来优化PM2.5膜中丙二醛(MDA)的提取及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超声和加热时间40 min、显色剂用量为45 mL时,反应产物在532 nm处具有稳定的最大吸收峰。对和田市城区PM2.5及MDA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4个季节PM2.5平均质量浓度由高到低顺序分别为春季(1 096.67±369.60)μg/m3、夏季(1 016.16±708.00)μg/m3、秋季(686.88±525.00)μg/m3和冬季(214.54±94.70)μg/m3。MDA平均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10~7.75 ng/m3,其平均值最高为夏季(4.43±1.80)ng/m3,最低为春季(1.42±0.60)ng/m3,冬季与秋季相当,分别为(2.93±0.70)ng/m3和(2.83±0.80)ng/m3;最终,将PM2.5膜中MDA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TD30(体外DNA氧化损伤达到30%的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无论是全样还是水样的TD30值均随MDA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的趋势。其中,全样与MDA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r=-0.597,显著性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