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年咎奴蓸令戈,以往关于其监造者的名字多有误读,国别的归属也有待商榷。我们将字形和文例联系起来,可得出监造者"■■"应释为"狄■",而不是"壮罂"。考虑到皋落戈之"皋落"得名于东山皋落氏,无终三孔布之"无终"得名于无终,露方足布之"露"得名于赤狄潞氏等等,四年咎奴蓸令戈之"咎奴"应得名于廧咎如。我们通过对廧咎如地望的考察发现,其地望战国时属赵国领土范围,故我们可知得名于廧咎如之"咎奴"乃赵国城邑,四年咎奴蓸令戈为赵国兵器。而这些带有少数民族族称的器物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赵国民族融合的历史及多民族国家的特色。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