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太原市2012—201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出生缺陷的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街道、乡镇尺度的太原市2012—2014年出生缺陷数据库,利用Arc GIS软件,对全市的出生缺陷作空间分布格局的可视化分析;基于热点分析,探讨太原市出生缺陷发生的空间集聚性和热点区和冷点区。结果太原市出生缺陷发生较多的地区为人口密度较大的中心城区,郊区县出生缺陷发生相对较多的只集中在县城街道,人口稀疏的乡镇出生缺陷发生数量较少。出生缺陷率最高的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郊区的古交市和阳曲县,城区的乡镇、街道出生缺陷率相对较低。南部的清徐县出生缺陷率相对较低。中心城区的出生缺陷率的空间差异较小,而郊区县市出生缺陷率的空间差异较大。热点分析结果表明,阳曲县东北部具有相对较明显的出生缺陷热点区(Z>1.96,P<0.05),娄烦县东北部有较为明显的冷点区(Z<-1.96,P<0.05)。结论太原市2012—2014年出生缺陷率整体而言郊区高于市区,存在明显的出生缺陷高发热点区和低发冷点区,应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