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棘突纵割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spinous process splitting laminoplasty using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SLAC)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5月至2011年7月行SLAC手术治疗的患者, 收集围手术期资料, 并进行随访研究, 共纳入病例165例。男115例, 女50例;年龄(56.5±11.4)岁(范围26~84岁), 随访时间(136.5±23.2)个月(范围108~182个月)。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m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价患者临床疗效, 影像学评估指标为患者的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变化, 并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mJOA评分由术前的(11.4±2.9)分改善至术后早期(15.0±1.8)分, mJOA改善率为63.5%;但在末次随访时下降到(14.0±2.5)分(F=77.096, P<0.001), mJOA改善率降至50.8%。NDI由术前19.2%±14.4%, 下降到术后早期的13.0%±15.0%, 但末次随访时上升到14.0%±14.9%(F=6.915, P<0.001)。颈椎曲度方面, C2~C7 Cobb角由术前的14.8°±9.1°下降到11.1°±10.5°, 至末次随访时维持在11.0°±10.1°(F=1.083, P=0.342)。颈椎活动度术后下降明显, 主要是前屈时颈椎活动明显受限, 前屈位C2~C7 Cobb角由术前的-19.8°±13.6°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3.7°±10.6°(P< 0.001)。共72例(44.0%)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3.6%)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神经症状加重, mJOA评分下降3分以上。62例(37.6%)患者出现轴性症状, 7例在术后6个月内得到缓解, 余55例患者症状持续至末次随访, 其中17例(10.3%)疼痛较为明显。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者10例(6.1%), 9例在术后2年内缓解, 余1例患者末次随访时仍未恢复。结论改良SLAC手术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神经症状, 并长期维持疗效和颈椎前凸曲度。术后持续轴性症状的发生以及颈椎前屈活动度的丢失是SLAC手术术后长期随访的主要并发症。
-
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