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2006~2008年夏季(7~8月)在象山港西部海域(121°37′E、29°40′N以西)进行的海洋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年际变化以及与理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夏季共鉴定到浮游植物54种,其中硅藻类占绝对优势,为48种,并可大体分为河溪淡水性、外洋性广布种和沿岸内湾性三大生态类群,优势种主要有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紧密角管藻(Cerataulina compact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琼氏圆筛藻(Coscynodiscus jondsiarus)等。根据环境因子与种类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透明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对浮游植物种类数影响最大,其次为活性磷酸盐(PO43-P),无机氮(DIN)、盐度、水温相对较小。与历史资料相比,调查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存在明显年际差异,且仍处于波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