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旅游具备经济性、文化性与非政治属性,也因此使其具备对外交流的巨大禀赋,发展成为有效的外交手段。我国旅游外交经历了从外交“附属内容”到“战略工具”的跃升发展过程,带有鲜明的官方色彩。旅游外交具有灵活性、多层次性、互惠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旅游外交有利于塑造亲和友善的国家形象,增加我国区域经济影响力,增强区域旅游发展合力,提高我国国际旅游治理话语权,最终助力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格局。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区域旅游一体化程度,完善对“一带一路”文旅合作项目的指导,以应对因“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读、沿线国家发展不均衡、安全风险等问题给实施旅游外交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