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采用2012—2019年辽宁地震台网记录的ML≥2.5地震波形资料,利用理论走时与实际波形特征相结合的方法,从114条地震记录中拾取到269条Pb震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地区易识别的Pb震相的周期小于Pn,振幅介于Pn和Pg之间,波形呈尖锐的锯齿状。使用修正后的辽宁地区速度模型计算P波理论走时发现,当震源深度大于11 km,震中距在80~120 km时,Pb作为初至震相到达;震源深度小于11 km时,辽宁地区Pb只作为续至震相到达。Pb的频带比Pn宽,高频能量比Pn强,频带宽度和高频能量与Pg比较接近。Pb的拟合速度为6.9082 km/s,反演获得康拉德界面平均深度为23 km。通过射线路径勾勒出康拉德界面分布,证明康拉德界面在辽宁地区及渤海湾北部横向连续。

  • 单位
    辽宁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