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的意义赋权

作者:罗彬; 赵琼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8): 135-138.
DOI:10.13971/j.cnki.cn23-1435/c.2020.08.035

摘要

互联网搭建了低门槛准入的公共平台,使每一个网民都有机会参与网络传播进行意见表达,实现自我赋权,从而推动了传统话语权力的解构与重建。这里采用霍尔的"主导——霸权式"、"协商式"、"抵抗式"三种受众解读立场,研究网民对网络传播中的不同意义符号进行解读与重构的过程,反思赋权过程中不合理权能使用带来的伦理法规失范问题,如信息失实、媒介审判、新闻侵权等,并从技术微观层面提出,平台应利用技术之善加强把关,还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搭建渠道,提高赋权对象,即网民的媒介素养、普及法律常识,还从立法的宏观层面提出,应通过刚性法律制约网络平台,优化增权渠道。

  • 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