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欧亚香花芥和河北雾灵山、塞罕坝的2个野生型雾灵香花芥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功能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及光合参数,借助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的方法探究两种香花芥属植物叶片结构与光合生理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野生型雾灵香花芥的叶片结构和光合生理存在种内差异,其中雾灵山植株叶片加厚、叶面积增大,栅栏组织加厚,色素含量丰富,净光合速率高,而塞罕坝植株叶片厚、气孔密度大,海绵组织加厚,导管、筛管直径加粗,PSⅡ反应中心活性参数高,蒸腾速率强;欧亚香花芥的叶表毛状体分布密集,栅海比高,色素含量丰富,净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高,均优于2个野生型雾灵香花芥。2)两种香花芥属植物叶片结构性状与光合生理参数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借助冗余分析筛选出栅海比、海绵组织厚度、表皮毛密度、组织结构疏松度、叶面积、导管直径、栅栏组织厚度和维管束直径等对光合生理有重要影响的叶片结构参数,其中栅海比达到显著水平(P<0.05),是两种香花芥属植物生态适应性及资源获取的主要驱动因素。总的来说,两种香花芥属植物均在引种地长势良好,具备一定的园林开发基础;同时栅海比可作为香花芥属植物筛选高光效优良种质的重要参考指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