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以来,西方学者大多从阶层或责任的角度来定义知识分子,其中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公共性是知识分子的本质属性。知识分子是否必须具备公共性是其关于公共性之争的第一个层面:班达、约翰逊、索维尔对此持否定态度;波斯纳中立;葛兰西、雅各比、萨义德、德布雷则积极肯定和倡导知识分子的公共性。知识分子应发挥何种公共性,是其关于公共性之争的第二个层面,葛兰西、雅各比、萨义德、波斯纳、德布雷对此观点各异。研究知识分子公共性,首先要确认知识分子在学理上的含义,再将研究背景放在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中去判断中国的公共空间是否需要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及需要何种公共性,最后,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姿态应由"专家型"向"顾问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