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三明市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20年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每年于10-12月在三明市监测点采集3岁以上常住居民粪便样品,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检测土源性线虫虫卵;应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3~9岁儿童蛲虫卵。感染率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16—2020年三明市累计监测调查8 470人,其中男性4 005人,女性4 465人;检出感染者513例,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6.06%,以轻度感染为主。2016—2020年感染率分别为10.90%,9.75%、5.37%、1.12%和2.5%。检出钩虫卵感染者318例、鞭虫卵感染者33例,感染率分别为3.75%和0.38%,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4.14%,未发现蛔虫感染。男性感染率为5.00%,女性感染率为7.01%,不同性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P>0.05);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6,P<0.05);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0,P<0.05);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8,P<0.05)。结论三明市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呈低水平状态,但钩虫和蛲虫为重点防治虫种,仍需继续开展监测,加强对农民和老年、儿童群体的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

  • 单位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