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短期疲劳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三甲医院103例AMI病人,评估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的短期疲劳状况,并判断病人短期疲劳发展特点和疲劳发展类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疲劳各个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AMI病人疲劳的发展纵向类别占比为明显缓解组40.78%(42/103)、缓慢缓解组48.54%(50/103)和无缓解组10.68%(11/103)。性别、KILLIP分级、感知社会支持在疲劳轨迹不同类别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前后焦虑(GAD-2)、抑郁(PHQ-2)和失眠(AIS)在疲劳轨迹不同类别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KILLIP分级Ⅰ级、感知到社会支持是缓慢缓解组的保护因素,而失眠(出院后3个月)是缓慢缓解组的危险因素;感知到社会支持是明显缓解组的保护因素,而焦虑(出院时)和抑郁(出院时)、失眠(出院后3个月)是明显缓解组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心肌梗死病人疲劳发展特点和发展类别,进行针对性护理,防止持续疲劳的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