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尿酸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京市栖霞区医院住院的38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血管B超检查结果分为有颈动脉粥样斑块者203例(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粥样斑块者186例(无斑块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血脂、C反应蛋白(CRP)、脂肪肝、糖化血红蛋白、促甲状腺激素(TSH)、血尿酸(UA)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斑块组患者的血尿酸、促甲状腺激素、C反应蛋白、病程及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328.08±97.72)μmmol/L、2.51 (1.63,3.59)μIU/L、1.1 (0.40,2.60) mg/L、10 (5.0,14.0)年、64.53%,明显高于无斑块组的(307.94±87.63)μmmol/L、2.22 (1.34,3.06)μIU/L、0.8 (0.16,1.86) mg/L、5.0 (3.0,10.0)年、37.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及有无合并脂肪肝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高血压及TSH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控制或延缓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需积极控制高尿酸及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