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两侧椎旁肌中肌梭与运动终板病理学变化的对比研究

作者:吴亮; 邱勇; 王斌; 俞扬; 朱泽章; 钱邦平; 马薇薇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18(03): 222-226+243.
DOI:10.3969/j.issn.1004-406X.2008.03.013

摘要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两侧椎旁肌中肌梭与运动终板的病理学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与脊柱侧凸病因学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脊柱病变患者共41例,分3组,其中AIS组20例,平均年龄15.3岁,平均Cobb角56.8°,顶椎位于T7~T12;先天性脊柱侧凸(CS)组11例,平均年龄13.9岁,平均Cobb角66.7°,顶椎位于T7~T12;对照组10例,均为非脊柱侧凸病例,其中1例腰椎滑脱、1例腰椎管肿瘤、2例Scheuermann′s病、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平均年龄17.3岁。经患者知情同意,所有病例均于术中取材,AIS组和CS组取顶椎区两侧椎旁肌,对照组取非病变区两侧椎旁肌。标本分别行HE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ANAE)染色,对3组病例两侧椎旁肌中肌梭的形态结构、梭内肌纤维数目、平均横截面积以及运动终板的类型进行比较。结果:AIS组患者两侧椎旁肌标本共发现19个肌梭,CS组患者两侧椎旁肌标本共发现13个肌梭,对照组两侧椎旁肌标本共发现5个肌梭。AIS和CS组患者凸侧椎旁肌肌梭内的肌纤维数目及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凹侧椎旁肌(P<0.05)。AIS和CS组凹侧椎旁肌T0型终板数目和病变终板数目均显著多于凸侧椎旁肌(P<0.05)。对照组两侧椎旁肌T0型终板数目和病变终板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两侧椎旁肌中肌梭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终板的类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脊柱侧凸的继发性改变。

  • 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