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声像图定量参数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5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05名。两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定位肝实质区域图像中的缺陷后通过缺陷图单位面积局部最大值χ(D)、缺陷图均值Mean(D)及缺陷图熵ε(D)评估肝硬化病变程度。比较两组χ(D)、Mean(D)及ε(D)。比较Child-Pugh A、B、C级患者高频超声声像图定量参数。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组χ(D)、Mean(D)及ε(D)分别为(5.4±2.5)、(4.4±2.3)及(4.5±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2.1)、(2.0±1.3)及(1.5±0.9),(P<0.05)。Child-Pugh A级(D)、Mean(D)及ε(D)分别为(4.7±1.9)、(3.9±1.7)及(3.3±1.5),B级分别为(5.1±2.5)、(4.3±1.9)及(3.7±2.0),C级分别为(4.5±1.8)、(3.7±1.8)及(3.2±1.5);A级与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级与B、C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高频超声声像图的纹理参数χ(D)、Mean(D)及ε(D)明显增高,且可对Child-Pugh A、B级的患者进行评估,但对于Child-Pugh C级需结合其他影像学特征进行评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