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改变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1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患者夜间血压和心率均值较白天平均值下降是否超过10%,将纳入患者分为杓型血压心率组(96例)、非杓型心率组(27例)、非杓型血压组(124例)、非杓型血压心率组(65例)。以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CKD-EPI)公式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检测空腹血糖、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血脂、血清尿酸、血尿素氮、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尿肌酐、血清β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高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rine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比较四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肾功能损害指标。结果非杓型血压组和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脉压均显著高于杓型血压心率组(P_均<0.05);而非杓型血压组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夜间心率下降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杓型血压心率组(P_均<0.05),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夜间心率显著高于杓型血压心率组及非杓型血压组(P_均<0.05),且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夜间心率下降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_均<0.05)。非杓型心率组、非杓型血压组及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eGFR均明显低于杓型血压心率组(P_均<0.05),非杓型血压心率组患者血清β_2-MG水平和UACR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_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cr水平、pro-BNP、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是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Scr水平、夜间心率下降百分率是血清β2-MG的独立危险因素;尿MA、尿β2-MG、Hcy水平及夜间心率是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杓型血压心率患者比较,非杓型心率患者、非杓型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心率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均有异常改变,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减弱与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