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存神”思想在《易传》和《孟子》中都有涉及,王夫之在《正蒙注》中将其发展为“存神尽性,全生全归”的修养理论。性完全存在于神气中,神是天地运动发展的动力,凝聚于人而为人之本性,极尽至诚之性就能知晓妙万物之神。存神的两条工夫路径是“澄心摄气”和“涵泳义理”,存神是通过扩推仁性,践行礼义,以与天道相肖相合,建构仁之流行的人文世界,即“仁覆天下”。存神尽性的目的是超越生死局限,突破形体束缚,全生全归于太虚本体。存神呈现身之全善之气,太虚是此全善之气的最终归宿。王夫之的存神尽性思想发展出的超越生死观,对气学视域下的修养论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人们如何正确看待生死有重要启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