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131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以及冠脉病变支数、冠心病类型、心律失常类型、治疗方案等临床指标,进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和加拿大心脏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根据患者随访时静息心率控制情况分为心率控制不良组(≥70次/min)和心率控制良好组(<70次/min)。结果 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静息心率≤60次/min 33例(25.19%),61~69次/min 42例(32.06%),≥70次/min 56例(42.75%),心率控制良好率为57.25%。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静息心率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心率控制不良组(≥70次/min)56例,心率控制良好组(<70次/min)75例。心率控制良好组患者饮酒史、吸烟史比例明显低于心率控制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比例、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家庭月收入水平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类型、治疗方案、NYHA分级、心绞痛CCS分级、心率控制目标知晓情况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心率控制良好组患者中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焦虑抑郁比例、心脏扩大比例均明显低于心率控制不良组,服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明显高于心率控制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冠脉病变支数、心律失常类型、COPD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冠心病类型、治疗方案、糖尿病、β受体阻滞剂、心率控制目标知晓情况是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控制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本地区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控制良好率偏低,应针对吸烟史、冠心病类型、治疗方案等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
单位许昌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