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陕西关中澄城、白水两贫困县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教养方式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5月选取两县共4所小学46年级944名学生,用程灶火编制的"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中,不同性别儿童在激励-惩罚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91、3.143,均P<0.05);不同年级学生在尊重-羞辱、宽容-放纵、管教-控制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89、4.100、11.300,均P<0.05);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儿童在民主-独裁、关心-袒护、宽容-放纵、管教-控制和期望-苛求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830、6.996、3.693、12.600、13.200,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儿童在管教-控制、期望-苛求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960、6.230,均P<0.05);不同家庭类型儿童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之间无差异,但父亲教养方式在温情-粗暴维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70,P=0.016)。结论陕西关中两贫困县家庭在养育儿童中存在消极的教养方式,同时也有条件教养方式,应该引起学龄儿童家长们的重视,也应该开展在家长中教养方式的宣教工作。
-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