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政支出是体育事业经费支出的主体,其支出规模和结构决定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速度,而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利于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体育实践工作。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投入的规模从"一五"时期到"十二五"时期总体额度在逐渐增加,特别是从"六五"时期的25.68亿元上升到"十二五"时期的1 758亿元,增长了近70倍,但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占比却在降低。同时,体育事业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相对也很薄弱,相对规模较小。各区域和各省、市、区体育事业财政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规模和占比均非常有限。我国东部地区体育事业财政支出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省、市、区中的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海南等省份以及西部省份的西藏、宁夏、新疆、青海等省份的人均财政支出远高于中部的河南河北等省份的人均体育事业财政支出额度。而"十二五"时期,除东部体育事业人均财政支出额度高于全国平均值外,西部、中部和东北部3个区域的平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数值,表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仍然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特别需要引起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