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村生活垃圾的高效管理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便捷可行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此,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结合现场和文献调研,构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其中准则层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环境指标(46.38%)、经济指标(28.70%)、技术指标(24.92%),在环境指标中,三废排放对环境、社会影响程度(25.51%)的权重大于三废处理达标率(20.87%);在经济指标中,单位垃圾处理量的运行费用(20.39%)权重要明显大于单位垃圾处理量的设施投资费用(8.31%);在技术指标中,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17%)、操作运行便捷程度(4.88%)、可处理的垃圾种类(3.36%)、垃圾资源化利用率(2.96%)、技术应用广泛度(2.77%)、工程设备验收情况(2.42%)、操作运行规范程度(2.35%)。专家群体职业类别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选择的影响明显,其中行政管理专家(51.95%)和企业固废技术专家(56.69%)则更关注环境指标,高校科研院所专家(34.17%)更关注经济指标,企业固废技术专家(17.25%)对技术指标关注相对更弱。案例分析显示,生物处理得分最高(84.08),热处理得分最低(61.42),因此,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选择上,需因地制宜,宜首选生物处理技术,实现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
-
单位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