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西南岩溶区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基于1960—2019年68个气象站点逐月降水观测资料,计算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采用ANUSPLIN气象插值方法、Sen-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研究了近60年西南岩溶区旱涝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的SPI反映的旱涝等级及频率具有一定差异性,旱涝等级以轻—中等为主;(2)年尺度SPI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整体呈现出由雨涝向干旱变化的趋势;春、秋两季SPI呈不显著下降趋势(p>0.05),夏、冬两季SPI呈不显著上升趋势(p>0.05);(3)年尺度SPI以下降趋势为主,集中分布在云南、贵州、重庆和湖北等地区;季节SPI空间变化趋势具有一定差异性,春、夏、秋三季SPI以下降趋势为主,冬季SPI以上升趋势为主,但绝大部分区域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4) SPI呈持续上升的区域占39.76%,集中分布在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呈持续下降的区域占50.33%,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重庆。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旱涝预警、制定减灾应对策略等方面提供依据。
-
单位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