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其生物学行为、预后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不同。针对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采用个体化治疗的方式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乳腺癌的超声特征与其分子亚型有相关性,而如何在众多超声征象中甄选出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的敏感指标是目前研究的难点。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与乳腺癌分子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多模态超声特征,包括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IQ)检查,术后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两组:管腔上皮型组,包括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患者;非管腔上皮型组,包括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患者。分析管腔上皮型组和非管腔上皮型组多模态超声特征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管腔上皮型组含Luminal A型11例、Luminal B型49例,非管腔上皮型组含HER2过表达型18例、三阴型13例。管腔上皮型组和非管腔上皮型组二维超声指标中肿块边界、边缘特征,超声造影指标中增强边界、增强范围、周围放射状增强特征及VTIQ中边缘弹性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维超声指标中肿块边界、边缘特征(肿块毛刺、肿块分叶),超声造影指标中肿块周围呈放射状,肿块边缘区VTIQ值是乳腺癌分子亚型为管腔上皮型的独立超声特征(P<0.05)。结论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形态、血供特点及弹性特征不同,二维超声边缘毛刺、分叶征象,超声造影中周围放射状增强及VTIQ中边缘区硬度优势的超声特征与乳腺癌分子亚型关系密切,可用来初步预测管腔上皮型乳腺癌,为乳腺癌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单位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