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高阶像差,对其全眼总高阶像差及眼内各种高阶像差进行量化分析并比较其各自的特点,为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综合评估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于2013年2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3例(115只眼),患眼最佳矫正视力≥0.5,等值球镜度数在-3.0+3.0 D之间,根据晶状体混浊分级系统III(1ens opacities classification system III,LOCS III)进行白内障分类和分组。使用itrace像差仪分别测量3.0 mm和5.0 mm瞳孔直径下皮质性自内障30例35只眼,核性白内障39例41只眼以及后囊下性白内障34例39只眼的总高阶像差及眼内各阶像差,30例40只眼透明晶状体眼作为对照组,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全眼像差:①3.0 mm瞳孔直径下,三种不同类型白内障全眼总高阶像差、总球差、总彗差和总三叶草RM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阶主导像差均以三叶草为主。②5.0 mm瞳孔直径下,三种不同类型白内障全眼总高阶像差、总球差、总彗差和总三叶草RM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阶主导像差分别以彗差、球差和三叶草为主。(2)眼内像差:①3.0 mm瞳孔直径下,与对照组相比,三种不同类型白内障眼内高阶主导像差均以第3阶三叶草像差为主。②5.0 mm瞳孔直径下,皮质性白内障组眼内高阶主导像差以第3阶彗差为主;核性白内障组眼内高阶主导像差以第4阶球差为主;后囊下性白内障组眼内高阶主导像差以第3阶三叶草像差为主。结论 (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高阶像差明显增加。(2)不同类型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产生不同特点的眼内高阶像差。(3)高阶像差可为早期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评价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客观参考依据。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