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收住的7例骨关节炎患者单侧TKA后感染病例,其中1例为急性感染,5例为亚急性感染,1例为慢性感染。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为有持续的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或有切口窦道,且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增高;排除标准为有持续的疼痛但ESR、CRP均低于正常值。男性1例,女性6例,年龄5470岁,平均(63±6)岁,其中2例行膝关节融合术,4例行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术,1例行Ⅰ期清创垫片更换术。手术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RP、ESR、中性粒细胞比率(NE%)等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2例Ⅰ期关节融合患者与4例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术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术前、术后CRP(t=6.87,P<0.01)、ESR(t=3.75,P<0.05)、NE%(t=8.34,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疼痛明显消除。7例患者翻修术前膝关节平均屈曲度为(73±18)°(45°90°),伸直平均角度为(177.86±3.93)°(170°180°)。末次随访4例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患者膝关节平均屈曲度为(75±15)°(60°95°),平均伸直角度(178.75±2.50)°(175°180°),2例膝关节行关节融合术,关节无活动度。1例Ⅰ期更换垫片患者于术后4个月再次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并再次培养出细菌,感染未能完全控制。结论CRP、ESR、NE%可作为诊断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指标,膝关节融合术及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术均可有效控制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但前者牺牲了膝关节功能,Ⅰ期旷置、Ⅱ期翻修在治愈感染的同时保留了膝关节的功能,可以作为此类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