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发展和延伸。从最初《黄帝内经》的"九针理论",到金元时期何若愚的"时间针法"、窦汉卿的"针刺十四法",医者运用不同方法对穴位进行刺激,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将羊膜组织通过切开包埋的方式埋入喘息、大杼、风门等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案例。20世纪70年代后期,埋线疗法在治疗慢性病和虚证的基础上增加了急症和实证,病种涉及到内、外、妇、儿等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埋线中埋藏材料由原来动物组织的垂体、腺体发展到羊肠线;埋线工具由手术刀演化成一次性无菌专用埋线针;穿刺技巧增加了提插、摇摆、扫散等行针手法;埋线部位突破了传统的不在血管、神经附近针刺或埋线的禁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