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四妙散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 http://tcmspw.com/tcmsp.php)筛选四妙散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eCards(https://www.genecards.org)和OMIM(https://www.omim.org/)数据库筛选DPN发病相关靶基因。在R软件中计算出四妙散有效成分治疗DPN的潜在作用靶点,并构建药理作用网络。构建潜在作用靶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其基因本体功能(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KEGG)富集情况,筛选并对接关键活性成分与靶基因。结果:从TCMSP数据库筛选出9个苍术的有效成分,37个黄柏的有效成分,20个牛膝的有效成分,9个薏苡仁的有效成分,去重后共41个有效化学成分。筛选出DPN疾病相关靶基因1839个,发现四妙散治疗DNP共对应71个潜在作用靶蛋白。根据PPI、GO和KEGG富集结果,发现靶基因AKT1和VCAM1可能在四妙散治疗DPN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应的有效成分有4个,黄柏和牛膝共有的Coptisine(黄连碱)、苍术和牛膝共有的Wogonin(汉黄芩素)、牛膝中的28-norolean-17-en-3-ol(28-去甲齐墩果-17-en-3-ol)和Poriferasta-7,22E-dien-3beta-ol(多孔甾-7,22E-dien-3β-ol)。有效成分28-norolean-17-en-3-ol与蛋白AKT1不存在由氢键产生的连接,其余有效成分与蛋白均能通过氢键完成模拟对接。结论:四妙散各有效成分与作用靶基因间存在密切的协同关系和良好的结合活性,该方治疗DPN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的特色。分子对接结果为将来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