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手术前后及正常值的三维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法(3D HR-ARM)中各项测量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行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后肛肠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经结肠镜确诊为低位直肠癌并行保肛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手术前后分别进行3D HR-ARM检查,获取肛管动力学指标和直肠容量及感觉指标,分别与正常值做单样本t检验以及术前、术后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肠癌患者术前肛门最大静息压[(84.35±29.41) mmHg]、肛门最大收缩压[(205.89±77.01) mmHg]均较正常值[(69.1±1.6) mmHg、(183.3±5.5) mmHg]增大,处于痉挛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初始排便阈值[(76.56±27.50) mL]、最大耐受阈值[(123.56±34.53) mL]较正常值[(98.4±3.1)mL、(150.5±3.1) mL]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后直肠感觉功能指标较术前及正常范围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内外括约肌均可恢复到正常的收缩功能,但与正常值水平相比仍稍低。结论: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术后部分肛肠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但部分神经功能降低,术中应尽量避免造成肛直周围神经丛损伤。
-
单位南开大学; 天津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