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足踝部带蒂皮瓣术后坏死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09年3月—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28例足踝部带蒂皮瓣术后坏死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6例、女12例, 年龄7~55岁(34.7±13.0)岁。28例中, 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坏死16例、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坏死9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坏死2例、外踝上穿支皮瓣坏死1例, 皮瓣坏死创面大小为4.5 cm×4.0 cm~25.0 cm×7.5 cm, 均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术中记录皮瓣大小和血管蒂长度, 术后观察皮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 并采用Thankappan皮瓣外观满意度自评分评价皮瓣外观,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供区瘢痕情况。结果本组28例皮瓣切取与移植均顺利, 皮瓣大小5.0 cm×4.5 cm~16.5 cm×10.0 cm, 血管蒂长度5.1~11.5(8.3±2.2)cm。供区直接缝合27例, 植皮1例。术后发生皮瓣静脉危象2例, 经探查后部分坏死1例、完全成活1例;发生皮下血肿2例、边缘感染1例, 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其余皮瓣完全成活。患者术后获随访6~16(11.4±2.8)个月。术后发生皮瓣臃肿18例(64.3%, 18/28), 其中16例行修薄术;并发瘢痕增生1例。末次随访时, 皮瓣外观满意度自评分5~8(6.4±0.9)分, 其中良24例、可4例;供区瘢痕评分4~9(5.7±1.7)分。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带蒂皮瓣术后坏死创面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术后大多发生皮瓣臃肿, 需要二期修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