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戏之流梨园戏与莆仙戏带来的伞砌末表演,创生了砌末道具与演员身形相结合的场上运动,并开启了以思想原型、文化典型与砌末变形为基准的艺术三重奏。历史生活中的"华盖""凉伞""油纸伞"等各种伞的形象,在本地民间艺术基础上与戏曲开场程式和主题创意的交融并生,在吸纳各级观众的参与共进上,具有不可或缺的精神原动力。场上这些风格性伞舞场景的应用,精准展绘了当地经济与人文的客观存现,其旦角主动性和追逐性的身体成型,又与女神信仰的宗教文化与人情体验的生活实践结晶一体,最终达成了一种家庭角色与伦理关系的规化。南戏体制的大团圆方向,也使打诨特色的故事情节和戏剧性的人物对话得到了发展,这一喜剧式的舞台构造集中由伞砌末表演来承担,同时演员优美多情的身形本体,与伞砌末的造物形式再次相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