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10-2020年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曾小平; 陈琴; 林春燕*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2021, 21(09): 828-832.
DOI:10.13604/j.cnki.46-1064/r.2021.09.03

摘要

目的了解2010-2020年海口市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海口市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20年海口市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核酸检测资料,应用Excel 2010和SPSS 20.0软件整理数据和分析,描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0-2020年海口市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72例,其中境外输入53例(73.61%),国内输入19例(26.39%),均为轻症;2017-2019年较2010-2016年年均输入病例数增长了1 321.68%;病例集中在主城区(97.22%),主要分布在主城区街道;病例输入高峰出现在8-11月,其中国内输入病例集中在9-10月;男女比为2.27∶1,平均年龄(34.93±1.55)岁;国内输入病例以务工、经商和探亲为主(84.22%),境外输入病例以务工、经商和旅游为主(77.78%),国内与境外输入病例外出原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0,P<0.05);输入来源中,东南亚占境外输入病例数的94.34%,广东省占国内输入病例数的57.89%;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的中位数为3 d,首诊诊断率为77.78%(56/72),入境前已发病人群的排查率为28.57%;感染的登革病毒以Ⅰ型和Ⅱ型居多,为84.72%。结论海口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由散在发生逐步转向快速增长;强化海口市主城区外出务工、经商、旅游和探亲人员的登革热宣传教育,提高防病和就诊意识,加强对东南亚国家入境人员的检验检疫和医学排查以及对基层医疗机构登革热诊疗培训,可有效减少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风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