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S市初中71948名处境不利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学业抗逆学生在不同背景变量上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存在不同的效应。对于处境不利学生,其性别、是否独生和流动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是否成为学业抗逆学生;学生的学习倦怠、学习动力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效,对成为学业抗逆学生有正向预测作用;学生作业总时间对其是否成为学业抗逆学生有正向预测作用,但作用有限;学科补习时间对其是否成为学业抗逆学生没有影响;同伴关系对其是否成为学业抗逆学生有负向预测作用。基于此,提出建议:对处境不利中的特定学生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缓解学业倦怠;家校协同合作,合理控制学生客观学业投入;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引导学生形成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