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叶适的贤良进卷在当世曾备受推崇,但南宋以后,其文集多以选本、残本的形态流传,进卷的体系性因此隐没不显。直至清末,孙衣言、李春龢重新编刻,完整的贤良进卷才重现于世。在历代书目中,叶适进卷存在所属类别各异、卷数不一的情况,类别各异反映出其性质的多样,卷数不一则意味着写作时间及应用场合存在疑点。各家书目多将叶适进卷著录为九卷,这是误把《廷对》视为贤良进卷所致,其实此文为进士科御试对策。并且,叶适并未应考制科,而是以贤良进卷中的经论参加学官之选,从而成为太学正,时在淳熙十三年(1186)。不过,他早在淳熙四年(1177)就已写作进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