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描述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比分析不同型别的特征差异,为乙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结果 2017年通州区共发生38起乙型流感聚集性疫情,其中8起由BV系引起,28起由BY系引起,2起由混合感染引起。疫情主要发生月份中学平均罹患率较高。乙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症状以中高热(37.5~38.9℃)、咳嗽和咽痛为主,不同毒株引起的临床症状除咽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9,P=0.015 <0.05)初次报告病例数与罹患率和持续时间正相关(rs=0.512,P=0.001 <0.05; rs=0.357,P=0.028 <0.05);首发病例到疫情接报日期时间间隔与持续时间正相关(rs=0.680,P=0.000 <0.05)。结论在每年11月份之前重点做好场所的消毒及晨午检工作,加强监测提高疫情发现的敏感性和报告的及时性,及时采取隔离病例、停课等措施在今后的疫苗研发中增加BY系流感病毒成分,提高疫苗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