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CRAMS评分评估急诊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汕尾逸挥基金医院急诊收治的153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急诊入院时均分别以CRAMS量表和ISS量表对创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急诊救治后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的CRAMS评分与ISS评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按照约登指数最大法选取最佳截断点,以CRAMS 7分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C-轻症组(CRAMS>7分,125例)和C-重症组(CRAMS≤7分,28例),以ISS 24分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I-轻症组(ISS<24分,134例)和I-重症组(ISS≥24分,19例),比较各组死亡率。结果:139例患者生存,救治成功率90.85%,14例死亡,死亡率9.15%。死亡患者CRAMS评分明显低于生存患者[(5.97±1.84)vs(9.14±1.26),P<0.05],ISS评分明显高于生存患者[(21.77±6.51)vs(13.48±5.12),P<0.05]。CRAMS量表评估危重创伤灵敏度明显高于ISS量表(83.9%vs 63.6%,P<0.05)。C-重症组与I-重症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32.1%和31.6%,分别高于C-轻症组与I-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AMS评分法评估急诊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敏感度优于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