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E)对克罗恩病(CD)、肠结核(ITB)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25例CD(CD组)、20例ITB(ITB组)患者的CTE影像表现,并对2组的影像征象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组中,多节段跳跃性病灶24例,系膜缘增厚20例,假憩室征8例,分层强化5例,回盲瓣闭塞15例,淋巴结沿肠系膜根部均匀分布23例,肠外表现:"梳状征"23例、肠周脂肪密度增高21例、肠系膜纤维脂肪增生12例,肠外并发症:蜂窝织炎7例、肠外脓肿7例、瘘管7例、肠梗阻8例。ITB组中,肠壁环形对称性增厚18例,回盲瓣挛缩或回盲瓣口固定开放12例,肠系膜淋巴结改变:淋巴结沿右结肠动脉分布为主10例、中心坏死6例,腹膜改变:腹膜、网膜增厚5例、环形强化结节2例。CD组多节段跳跃性病灶、系膜缘增厚、系膜对称性增厚、假性憩室征、分层强化、回盲瓣挛缩或固定开放、回盲瓣闭塞和肠系膜淋巴结为均匀分布、沿右结肠动脉分布为主、中心坏死,腹膜、网膜增厚,环形强化结节、"梳状征"、肠周脂肪密度增高、肠系膜纤维脂肪增生、蜂窝织炎、脓肿、瘘管、肠梗阻所占比例与IT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CTE在CD、ITB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