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状,为疫情监测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南省2020年内脏利什曼病疫情资料和病例个案调查资料。以病例为线索,对有本地感染病例的村进行疫点调查和处置。以病例住处为中心,在半径100 m内采集病例家属及邻居的血样,同时采集病例所在自然村所有家犬及流浪犬的血样,用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人及犬血清抗利什曼原虫抗体。提取病例(由病例报告医院提供)、人群和部分犬的血样DNA, PCR检测利什曼原虫动基体靶基因,对动基体靶基因阳性者再PCR扩增利什曼原虫内转录间隔区1 (ITS-1)并测序鉴定虫种。5—9月,在有病例的4个村(引驾沟村、小关村、三宗庙村和胡张沟村)采用人工和灯诱相结合的方法捕捉白蛉,并进行解剖和形态学鉴定。提取雌性中华白蛉DNA, PCR扩增利什曼原虫动基体靶基因,检测白蛉利什曼原虫感染情况。结果 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16例内脏利什曼病病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68岁;13例有发热、全血细胞减少和脾肿大等典型的临床表现;从发病到确诊间隔时间平均为45.3 d,中位数为30 d; 16例病例中13例为本地感染病例,3例为外省输入病例。13例本地感染病例中,儿童6例(其中≤2岁儿童4例);分布于郑州市、洛阳市和安阳市的7个县(市、区);发病高峰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占11/13)。共采集风险人群血样376份,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5%(2/376), 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共采集家犬和流浪犬血样721份,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7.5%(126/721),其中郑州、洛阳和安阳市的犬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1.8%(59/271)、 15.0%(50/333)和14.5%(17/117), 3个市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69,P> 0.05)。PCR检测99份犬血样,阳性率为36.4%(36/99),其中66份血清抗体阳性犬中,PCR检测的阳性率为54.5%(36/66); 33份血清抗体阴性犬的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病例血样扩增的ITS-1序列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序列(GenBank登录号MG041377)的一致性为100%,从阳性犬血样扩增的ITS-1序列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序列(GenBank登录号MN648767)的一致性为100%。共捕获白蛉1 115只,分属中华白蛉、鳞喙司蛉和许氏司蛉,对39只雌性中华白蛉进行利什曼原虫动基体靶基因PCR扩增,结果为阴性。结论 河南省存在由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所致的内脏利什曼病的本地流行,犬利什曼原虫的感染率较高。应加强犬只管理,防止内脏利什曼病进一步扩散。
-
单位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